家具業未來發展大預測!
點擊:3752 日期:2015-12-04
選擇字號:小 中 大
中國的家具業,經過30多年的發展,已經是世界的生產大國及出口大國了。過去30年,中國的工業,當然包括家具業,是以引進外貿,來樣加工(OEM)及出口為主的。
中國和其它發展中國家很不相同,我們是引進外資,而不是其它落后國家那樣只想借入美元,借貸是需要還的,并且還得付利息,搞不好還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控制。引進外資就不同了,外商直接投資,帶來了設備、資金和材料,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,加工后出口的。屏風辦公桌
我曾經在電視節目中,聽到一位軍事專家在大力批評中國的OEM,其實軍事專家是不懂經濟的,就像設計師、文學家……等等不懂經濟一樣,一談到經濟問題,就錯誤百出。
當時中國引進外資搞OEM,是因為:
●外匯短缺:
改革開放的初期,中國的外匯短缺,1985年,外匯儲備僅有幾十億美元。
1993年,中國的經濟發展已高達14%,而外匯儲備也只有200多億美元,幸好這個時期,大量臺資適時涌入,中國政府還將人民幣大幅貶值,才得以維持國內外平衡。深圳辦公家具廠家
●缺外貿和外貿渠道
OEM就是利用外商的外貿經驗、渠道等等,迅速開展業務,賺取外匯,以支持高速的發展的國內經濟,假如沒有外商現有的產品和市場,靠中國人自己去摸索,去開發市場,那中國這30年的經濟發展,一定十分緩慢,就像開放前的印度經濟。
●四億過剩人口的就業
中國在改革開放前,有四億人口,他們從來沒有就業過,都積壓在農村,勞動力不能和生產資料相結合,邊際生產率為零,這批人口出來工作,不但賺了錢(他們所賺的,比在農村的農民的收入不知高多少倍),同時獲得了勞動紀律以及生產技術的訓練,其社會效率非常大。
但是今天的中國,外匯儲備已超過3萬億美元了,世界第一。2013年吸引外資及對外投資,雙雙增長,我們可以預期,在2014、2015年,對外投資可能會超過吸引外資的金額,成為凈對外投資國。
過去,我們依靠外資,依靠出口,現在情況轉變了,反過頭來了,輪到我們對外投資了,下個30年,對外投資將成為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。

“天地轉,從來急,一萬年太久,只爭朝夕?!?/span>
——毛澤東
天地轉了,我們的家具業怎樣轉呢?讓我做預測,其實是不恰當的,企業管理本來就是一門總結性的學科,從來不是指導性的,更不是預測性的。自工業革命之后,經過一百年,才有了管理學科,現在要以企業管理的視角,來預測今后30年家具業的發展,是有點天馬行空的。
因此,我只能將現有的情況,結合實際發展趨勢,進行邏輯推理。
就算當一回算命先生。
家具業未來發展大預測!
家具業未來發展大預測!

我將這預測分生產、外銷和內銷來分別探討:
1)生產:
過去的30年(1978-2008),家具的生產力大概提高了5倍,現在大約是200,000—250,000元/人/年,這樣的生產力,仍然只有發達國家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。
據調查,我們從事家具業的人口,大概有5,000,000人,其中一半從事商業流通等業務,另一半從事生產制造,也就是2,500,000人。
因此,我們的總生產,應該是在5,000—6,000億之間(中國家協估計一萬億以上,統計局則報告不到3,000億,相差很大,因此我以人均產值乘工人數來估計),其中2,500億(FOB)出口,其它內銷(2,500—3,000億內銷為出廠價,經銷商零售乘3,因此內銷市場應為7,000—8,000億)國內市場已超過美國的市場了。
在討論今后的生產,我只關注兩點:
——生產力:假如我們的生產力不能持續的提高,那么不進則退,我們肯定會被那些勞動力更便宜的國家取代。
生產力不提高,任何的加薪就是“純”加薪,純粹在提高產品的成本,我們將在世界市場上失去競爭力。那些陷入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的國家,生產力徘徊不前,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從過去30年的經驗來看,假設我們的生產力每10 -12年翻一番,那么到2038年或者更早一點,我們就有可能達到1,000,000元/人/年。
我們的目標是:1,000,000元/人/年,這是今日日本家具業的生產力指標。
——勞動力的年齡老化:
我們的勞動力,目前平均年齡大約為40歲。20年內,他們大部分都會退休。因此,我們要特別關注這些工人在退休之前,以及退休之后的勞動力的供給情況。
▼我把生產力和勞動力結合起來看:
第一個10年(2008-2018年)
假設我們的生產力在2018年能達到400,000元/人/年左右,而我們的勞動力,也會有20-30%左右退休,由于生產力有所提高,因此這10年的勞動供給基本平衡。
當然在這期間,還是會有一些年輕的新工人,會加入這個行業的,而這段時間,建筑業可能不太景氣,因此也會釋放一些工人到各行各業,因此,直接參與家具生產的工人,應該還有2,000,000人左右。
第二個10年(2018-2028年)
中國這時的工業化程度應該已經進入成熟的階段,各行各業的生產力都會得到大幅的提高(假如我們沒有掉入中等收入陷阱)。
家具業的生產力,應該可以達到800,000元/人/年,我們原有的勞動隊伍,會減少50%以上,他們都達到退休年齡。這一階段,直接參與生產的產業工人,應該在1,200,000人左右,甚至會低過1,000,000人,其中少過30%是傳統的木工,其它70%是普工或新產業工人。
這時期的勞動力供給,基本上還是平衡的。
第三個10年(2028-2038年)
在這時期,中國的工業化應該十分成熟了,各種軟硬件配套都齊備了。工人工資應該達到今天發達國家的水平,因此我們家具業的生產力,應該達到1,000,000元/人/年,整個產業的工人數應該在一百萬人以下,而且都是“新工人”,他們受較好的教育,懂電腦、數控等新設備。
留下來的傳統木工,就非常少了,因此產品的形式應該都是拆裝的,因為整裝需要很好的木工技術。
這時,很多零部件應該都是外包,甚至到東南亞國家去生產,那是家具業大生產的時代:
●工人數可以更低;
●以上這種狀態,可能在第二個10年就已形成,逐步進入第三個10年。
以上這些預測,都是立足于生產力的逐年提高,但中國是否能夠如此一帆風順?難說。最近,美國的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,最新研究發現,中國生產力的增長,自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以來,首次變為負增長。,比如機場VIP候機廳、酒店休息室、圖書閱覽室等等,由它們構成的“空間組合帶”,常常帶給休閑家具界帶來耳目一新的美好感受。
文章源自美林官網:www.hnxbw.net
評論信息